新乡市西工区人民政府
欢迎进入西工区人民政府网站!

西工区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获嘉县人民政府 xgq.xinxiang.gov.cn 时间:2025-03-08 15:09 浏览量:

西工区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企业国有资产

1.资产总体情况

两家企业2020年资产总额82.85亿,负债总额76.04亿,权益6.81亿,利润总额负0.1176亿,缴纳各项税款0.0774亿。

其中,洛阳钰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资产总额14.84亿元,负债总额13.52亿元,所有者权益1.32亿元,公司下属的均投贸易公司截止2020年底累计实现销售额55.75亿元,实现净利润0.0924亿元,缴纳税款0.0774亿元。鑫通资产总额68.01亿,负债总额62.52亿,权益5.49亿,利润总额负0.21亿。

2.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

区政府依法对鑫通公司、钰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并行使股东各项权利,主要包括:制定区属国有企业管理相关办法;任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重大事项、公司重大投资、公司负责人绩效考核等方面实施管理。

3.国有资本投向、布局、风险控制情况

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布局促进主业发展。截止2020年底,投资52.841亿元,主要分布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信息技术、金融、人工智能及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同时建立全方位风险控制机制,严格履行区属国有企业管理办法,落实监管各项要求,外聘律师事务,加强各级管理业务、法律等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及合法合规经营理念。

4.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严格落实《西工区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实施意见(暂行)的通知》(西发〔20188号文)中规定,执行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的工资结构。

(二)政府投资基金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信息产业提质增量和提档升级,2015731日,区政府同洛阳西工信息科技城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西工区信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5000万元。为进一步做大基金规模,提升基金的影响力,201912月市科技局参股基金的运作,市科技局、区政府、洛阳市西工信息科技城孵化器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河南信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洛阳信科信息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总规模为1亿元。西工区信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更名为洛阳信科信息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主要投资符合科技创新战略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及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导向的优质企业,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联动社会资本,优化区域金融市场环境,服务信息科技产业发展。目前,该基金已募集到位资金3058万元,投资企业14家,投资额3055万元。信科基金自运营以来,共参股企业14家,截止2020年,参股企业共实现营收2.8亿元,税收增加值5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帮助我区新增知识产权86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对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助推作用。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20201231日,纳入我区国有资产管理的预算单位有107家,其中行政单位50家,事业单位57家。

截至 2020 年 1231日,我区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 70,712.68 万元,较上年增长 33.15%。负债总额 19,532.88 万元 ,较上年增长 0.03%。净资产 51,179.8万元 ,较上年增长 52.41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下划房管西工分局、西工区市场监管局、社保中心、市直一幼、市直二幼、44中、26中、27中、市图书馆等10家单位资产。

1.资产分布情况

我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 38,163.22万元,占 53.9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32,549.46万元,占 46.03% 

 2.资产构成情况

流动资产 31,887.37 万元,固定资产21,442.33万元,在建工程 4,281.2万元,长期投资 1,151 万元,无形资产650.19万元,公共基础设施 11,296万元。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

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10,926.41 万元,通用设备 6,914.44 万元,专用设备 1,176.85万元,文物和陈列品 14.15 万元,图书档案 531.52 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1,878.96万元。

    )具体管理情况

2020年度,我区配置固定资产 5,767.13 万元(账面原值,下同)。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1,732.4万元,配置通用设备 2,808.31 万元,配置专用设备 692.25万元,配置文物和陈列品 1.6 万元,配置图书档案 36.56 万元,配置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496.01 万元。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5,456.51 万元,占 94.61 %;调拨 161.15 万元,占 2.79 %;其他方式新增 149.47 万元,占 2.59 %

)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

截至20201231日,我区土地账面面积123,752.27平方米,账面价值701.85万元。

2.房屋资产情况

截至 2020 年 1231日, 我区房屋账面面积 301,377.95平方米,账面价值 21,693.81 万元,其中办公用房面积 36,478.33平方米,占房屋的12.10 %;业务用房面积226,971.19平方米,占75.31%;其他用房面积37,928.43 平方米,占 12.59%

3.车辆资产情况

截至 2020 年 1231日,我区车辆账面数量 375辆,账面原值 7,056.81 万元,账面净值 3,227.81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 360 辆,占 96.00%,闲置1辆,占0.27%,待处置 14辆,占3.73%。本年度新增车辆 29辆,账面原值 1,431.89 万元;处置车辆 28辆,账面原值 740.36万元 。

 4.在建工程情况

截至20201231日,我区账面在建工程4,281.2万元,其中,在建3,079.31万元,占71.93%;已投入使用1,201.89万元,占28.07%;本年度新增1,795.63万元。

 公共基础设施情况

2016年对公共基础设施开始统计以来,截止20201231日,我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下:

1. 投资10655.2万元,修建农村公路 79.19公里。

2. 投资3265万元,修建城市公路40.16公里。

3. 投资2667万元,修建园林绿化12.14公里。

4. 投资535.06万元,修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60

5. 管理文物29处。

二、国有资产管理举措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1.完善监管内容和职责,加强监管岗位培训,实行监督检查和定期考核,提升国资监管效率。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和担保管理,建立季度报告分析制度,严格落实投融资事项报告制度。

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等要求,为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定公司《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职。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的配置管理,严格执行《洛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的通知》文件要求,规范我区国有资产的配置行为,严禁超标准配置国有资产,引导我区以节约适用、高效使用为准则配置资产;二是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一方面严控新增办公用房,盘活党政机关闲置房屋,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活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严控办公用房装修标准,要求办公用房的装修价格控制在文件限定的标准范围内,同时办公用房的整体装修间隔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0年,对于租赁的办公用房,原则上不允许进行整体改造,只能进行满足办公需要的简单装修。三是加强资产处置管理。转发《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要求国有资产处置必须按程序报批后公开、公正、公平处置,严禁擅自处置、随意丢弃等可能造成资产盘亏的行为。四是推动资产调剂共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共享共用,增强闲置资产和有关罚没物品的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2.积极配合做好扫黑除恶资产处置工作。

    按照扫黑除恶罚没资产处置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法院、公安部门对罚没资产进行规范处置。聘请专业第三方公司对涉黑涉恶资产进行评估后采用公开方式对罚没资产进行拍卖。

3.认真做好法检上划资产划转工作。

认真按照把握重点、防止流失的原则,顺利完成检察院、法院资产清查,并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议执行资产上划有关工作,同时切实加强办公用房、土地、公务用车等重点资产管理,保证上划资产清晰、准确、完整。

4.优化配置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有力保障了教育条件改善和质量提升。二是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事业,改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卫生事业,在提升疫情防控设施设备水平,加强疫情防控物资配备,均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强化资产出租出借管理。

按照省委巡视、区委巡查提出的整改要求,对全区资产出租出借开展全面排查,对2018年以来的租金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共收回拖欠的应缴未交租金18万元。同时研究制定《西工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国有资产出租范围、方式、流程等,确保租赁公开、公正、公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成效

1、国有资产管理日趋规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章立制、严格程序、信息化建设,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日益精细化、程序化、标准化,使国有资产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执规必严,重视管理、重视规范的理念不断深入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行为中。

2、资产使用效益不断提升。全区国有资产的有效、有序和依规管理,促进了资产配置标准更加严格、资产配备水平更加合理、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用更少的财政资金解决了更多的问题、用更少的物品满足了更多的需求,使有限的国有资产发挥出了最大的使用效益。
      3、资产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我区通过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充分履行职能,维护辖区稳定,促进辖区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了国有资产在西工区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中的保障支撑作用。

四、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财务会计信息记录不及时,甚至出现漏入、错入;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调账,造成空挂现象。

2.部分单位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现象。部分单位负责固定资产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  

3.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在适应市场,盘活用好国有资产的能力上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改进建议:

1.提高认识,落实管理责任。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为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要加强沟通,建立资产使用登记制度、资产盘点制度等,及时对账、备案,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2.健全内控,严格内部管理。各单位要建立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采购方面,要严格支出审批、资产处置、采购及付款等环节的手续,对执行情况要由专门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3.规范记录,确保信息精准。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人员,专人负责资产购买、调拨、报废等环节的申报、审核、审批、统计和报表填写。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区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其规范管理。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狠抓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各项资产管理制度。抓好制度执行,提高制度约束力,切实加强资产维护和使用管理,规范资产购入、处置行为。二是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规范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的确认、计量等工作。三是高质量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为规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四是着力构建更加符合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实际、从入口出口的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体系,实现配置科学、管理高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

    2.重视资产清查,摸清家底

一是对下划的房产服务中心开展资产清查,摸清本次移交的房产底数,应接尽接,确保资产明晰,产权明确、账务清楚、为规范管理公共租赁住房及老旧公房打好基础。二是联合纪委、审计、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逐步分批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并将盘盈、盘亏等清查结果报区政府常务会研究,按照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决议指导单位调整账务,厘清家底。

     3.强化内外监督,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一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力量,形成相互配合的监督合力,使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和审计监督,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对涉及违反组织规定或法律等行为,依法依纪交由相关部门,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 健全完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持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购入、调拨、报废、出租出借等全过程的制度管理体系,加强资产全过程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强化资产配置与资产使用、处置的统筹管理,促进资产共享共用,杜绝现有资产长期闲置、又另行购买、租用同类资产现象。三是强化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管理责任及内控机制,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突出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主体管理责任,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使国有资产更好服务西工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全区人民。



分享:
新乡市西工区人民政府